bet365投注网  > 林业科技

将植物融入情感和生活的罗仲春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板  发布时间:2017-01-16


  2016年底,《中华读书报》评出2016年度"十大好书",新宁县高级林业工程师罗仲春的近作《崀山草木情》荣登红榜,这是罗工继《城镇绿化树种引种指南》、《新宁植物》、《铁皮石斛原生态栽培技术》三本力作之后的又一力作。《崀山草木情》喜获全国十大好书殊荣,标志着罗仲春同志为新宁和湖南乃至全国的林业科学作出了新的贡献。

  罗仲春原籍安化县,1957年长沙林校毕业分配新宁,全心全意为新宁林业服务60年!在这漫长岁月里,罗工主要从事国宝银杉和木兰科树种的引种、驯化、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历程艰辛,成绩卓著,成为全国著名林业科技工作者,获湖南省十大老科技精英殊荣。

  子传父业,他儿子罗毅波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研究员、博导, 罗毅波说:"我父亲一生没有其他爱好,唯独喜欢植物,他将植物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生活。"在《崀山草木情》一书中,罗工记述了以崀山为中心的植物科考的点点滴滴,或写珍稀植物的故事,或写崀山植物中的美味和药草,或写佳木良材和奇花异果,作者对草木的痴迷和深情跃然纸上。更兼神奇、有趣的故事与他的事业融于一炉,再配有精美逼真的手绘植物图谱,使本书赢得了读者的喜爱,从而荣登全国"十大好书"(2016)榜。

  (一)"博物学"地方化的范本

  所谓"博物",即是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而"博物学"则是研究它们的学科,《崀山草木情》一书当属于博物学著作。历史上,中国有着久远的博物传统。然进入近代,"博物"二字似乎不知不觉中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博物学再度兴起,相关图书大量出版,只是翻译作品比重过大,人们要了解家乡或身边的鸟兽草木就难以找到合适的读物。如果博物学不能实现本土化、地方化,不能融入人们的生活,就很难实现博物学的真正复兴,而《崀山草木情》正好肩负起博物学本土化、地方化的重任。

  《崀山草木情》,绘声绘色地讲述50种美丽而神奇的植物故事。这些故事有些来自生活中突发的事情,有些是日常生活中为解决"口福"问题而接触到的植物故事,有些则是罗工退而不休开辟的植物学新领地。罗工用优美诙谐的文字深入浅出地讲解植物知识,他用真诚的情感融入其中,望能唤醒更多的人以内心的渴望去亲近植物,亲近自然。就是这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让《崀山草木情》评为2016年度全国"十大好书",使之当之无愧地成为"博物学"本土化、地方化的"范本",被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先生在"序"里赞为"特殊的,也是独一无二的"!

  (二)"三松精神"即作者精神

  罗工在新宁工作时间已满上一个"甲子",他同职工一道发现填补湖南空白的国宝银杉,发现填补湖南、新宁空白的"资源冷杉",同时发现具有人的灵性的共生"三松"。

  1979年7月,经过数十日翻山越岭,罗工终于在舜皇山黄腊岭海拔1200米处发现华南五针松、黄山松、长苞铁杉三个松科植种组成的天然混交林。林地土层瘠薄,最易干旱,不适合一般植物生长繁衍。但是,"三松"却以坚韧顽强的毅力和睦相处,生生不息。罗工一行爬上山顶,目睹一株最大的华南五针松树高10米,胸径1米,树龄至少500年,这在新宁全境绝无仅有。罗工围着"三松"举步沉思, "三松"顶天立地抗击风雨,扎根岩缝顽强生存,兀自挺立不求回报。其实,罗工就是一个具有"三松"精神的人。

  苦追"刨花楠"。

  早在四、五岁时候,罗工就发现祖母用一树木的刨花浸水即可代油梳头的奇事。这种树汁能润发的神树,一直是罗工苦苦追寻的目标。

  1980年,40开外的罗工参加邵阳市林科所组织的绥宁县黄双林区植物考察,即请领队专家为之解开"神树"之谜。专家满有把握地告诉他:那种神树就是樟科的刨花楠。果然,在考察区找上活标本,不过由此一别又是28年,却未在新宁与之谋面。2008年,崀山申遗组织生物多样性大考察,罗工既是组员又当向导。他仔细辨别28年前自己精心保存的刨花楠标本,步步搜索梦寐以求的"神树"目标,竟在八角寨降龙庵旁的一条深谷中发现一个刨花楠群落,100多株刨花楠散生于此。罗工心花怒放,在他的植物学谱中,从此又多了一个树形优美、四季常青的园林观赏树种,70年的穷追不舍终于如愿以赏,个中精神个中情怀超越常人!

  "半百育子"。

  1985年7月,笔者调入县林科所与罗工共事,第一次踏进他的办公室却不见其人。我心里纳闷:难道新助手上任他不知晓?精明的办公室主任解释说:近段天气燥旱,罗所长白天黑夜都要带领职工守护仿生态银杉苗圃,比生育双胞态的母亲还要忙碌......罗工爱业敬业我早有耳闻,他嫁接、种育银杉苗蜚声全国,于是丢下行囊就随人前往仿生态水上苗圃。两人见面,哪有工夫寒喧,握一下那双长满老茧的粗手,我就学着罗工洒水、护荫......当晚睡至半夜,一阵狂风捎来满天大雨,朦胧间只听见罗工的大噪门在喊职工起床护苗。我不加思索,爬下床头就向上苗圃扑去......现场灯光交错,职工们一个个手忙脚乱。我走近罗工,只见他掳起自家的一床睡席,死劲地抛上棚架,正好堵住大风吹开的雨洞......次年二月,我写了一篇题为"仲春时节访仲春"(罗工是仲春二月出生)的人物通讯,被省委刊物"共产党人"三月刊出,报道他培育银杉苗木犹如育子抚婴的动人事迹。不久后,有人撰文盛赞罗工是"银杉之父",不正好点准了罗工与银杉苗木之间的天伦之情么?

  还有,自2008年9月21日开始,至2015年底,罗工已为"仙草"铁皮石斛写日记历时8年,共12本约40万余字,2016年以后仍在继续。若不把应时崛起的人间仙草融入情感融入生活,80岁开外的罗工岂能走出这一步?

  (三)"鬼精灵"的笔触增色可读性

  2014年8月,中国科技出版社为出版"地博"读物,即请罗工试写一篇植物文章,罗工急成"天麻是个鬼精灵"一文"应试",当日获得"非常好"的"满分"。为让读者深刻理解"鬼灵精"一词的妙用,不妨摘录一些相关文字供大伙分享。皆因一株30厘米长的天麻苗治好罗工女儿的麻疹,于是他进山作业就"特别注意看有没有天麻。可是,天麻却鬼得很,你越想找它,它越躲着你。可是你在不经意时,它却在你身边冒出来,给你一个惊喜。"......1980年7月,罗工率领职工老林一行四人去舜皇山反水江考察,在大山深处搭建工棚供暂息之用。......"我坐在床沿上,对老林开玩笑说,我们把天麻叫出来吧!我大声喊:'天麻,你快从床底下冒出来!'话音刚落,老林大声说:'罗所长,你看,床底下真的长出了天麻苗!'我一看,神了!怎么这么巧,床底下真的长出了4根天麻苗,正在开花,淡红色,十分美丽。......"这段平淡而又神奇的记述,简直把读者引进了童话世界,获得美的享受。我相信,读者们一定同笔者一样,感谢罗工用"鬼灵精"笔触写灵了"鬼灵精天麻",写灵了《崀山草木情》的草草木木。

  《崀山草木情》语言趣味性十分强烈,尤以"小小黄花闹城乡"见长。这里的"小小黄花",专指城乡皆爱的"捏芝花",学名"鼠麦匊草","春天一片灰绿,初夏满地金黄......任凭手掐镰割,始终保持着种群的长盛不衰,子孙兴旺,给人们带来美食兼美景的享受。"接下来,罗工以真实而诙谐的笔调,进一步写活了"小小黄花闹城乡"......"每年的四、五月间,乡村的姑娘们、嫂子们一鼓劲儿地疯采,满蓝满筐地装着往城里跑,为的是占个好码头,卖个好价钱。城里的女士们提着布袋,东瞧瞧、西看看挑选好的苗苗,讨价、还价,欢乐成交和相互问好声不绝于耳。大街小巷全是买卖鼠麦匊草的人群,象过年过节一样热闹。这是春天特殊的交响乐。"可以设想,一般人听见这"交响乐"不过是"嘈杂吵闹"而已,而罗工耳闻这"交响乐",会在心底里荡漾着美妙的回声!

  可不是嘛,买卖"捏芝花"的场景,耳闻目睹者何止千百?然能把小小黄花融入生活、融入城乡的只有罗仲春。笔者毫不置疑,一切有生命力的植物进而是植物遗落的枯枝败叶,都能融入罗仲春的情怀!

信息来源:bet365投注网管理员 | 责任编辑:bet365投注网管理员